您是否曾在下午感到昏昏欲睡、難以集中精神,到了晚上卻又精神奕奕、難以入眠?這可能是您身體的「生理時鐘」被打亂了。而現代科學發現,影響生理時鐘最關鍵的因素,就是我們每天接觸的「光」。順應人體需求的「人因照明」,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新一代照明概念。
人因照明,又稱「以人為本的照明」,是一種旨在支持人體健康、提升幸福感與工作效率的照明設計理念。它的核心是讓室內的人工光線,模仿一天當中自然太陽光的變化,從早晨清亮的白光,到中午的正白光,再到傍晚溫暖的黃光。
透過調節光的「亮度」與「色溫」,人因照明能夠與我們內建的生理時鐘(晝夜節律)同步,從而達到穩定情緒、改善睡眠、提升專注力的效果。
人因照明的策略,主要根據一天中的不同時段,分為「提振精神」與「幫助放鬆」兩大目標:
在上午與下午的工作、學習時段,人因照明會提供較高色溫(約4000K-6000K)的白光。這種光線富含藍光成分,能有效抑制大腦的褪黑激素分泌,模擬白天的太陽光,幫助我們保持清醒、提升警覺性與工作效率。
隨著夜幕降臨,人因照明會逐漸將光線轉為低色溫(約2700K-3000K)的暖黃光。這種光線減少了藍光成分,能促進褪黑激素的自然分泌,向身體發出「該休息了」的信號,幫助我們放鬆身心,為一夜好眠做準備。
要實現真正的人因照明,通常需要搭配可調節色溫、亮度的智慧燈具與控制系統。但我們也可以透過簡單的燈具配置,來達到類似的效果:
場所 | 日間建議 (上午/下午) | 夜間建議 (睡前) |
---|---|---|
辦公室 / 書房 | 使用 4000K-5000K 的白光平板燈或崁燈作為主要照明,提供清晰、專注的工作環境。 | 若需加班,可切換至一盞 3000K 的暖光檯燈,減輕視覺疲勞。 |
客廳 | 可使用 4000K 的自然光崁燈,維持空間活力。 | 切換至 3000K 的立燈或壁燈,營造溫馨、放鬆的家庭氛圍。 |
臥室 | 主要依賴自然採光。若需白天活動,可開啟 4000K 主燈。 | 務必使用 2700K 的暖黃光床頭燈或壁燈,幫助身體進入睡眠模式。 |
人因照明不僅是照明科技的未來趨勢,更是我們回歸自然節律、追求身心健康的具體實踐。從今天起,開始留意您周遭的光線,並嘗試根據不同的時間與活動,切換不同的燈光。這個簡單的改變,將有助於您白天精神更飽滿,夜晚睡得更香甜。